接地模块以导电性、稳定性非常好的金属材料为主体,以表面经抗腐蚀处理的金属材料作骨架,通过专用设备挤压成型。
本产品与传统接地体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降低接触电阻,
接地模块的主体材料与土壤的物理结构相似,能与土壤结合为一体,使接地体与土壤的有效接触面积比金属接地体大许多倍,增大了接地体的有效散流面积,极大降低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电阻,因此能显著提高接地效率,减少地网占用土地面积。
(2)
接地电阻稳定:接地模块自身有很强的吸湿保湿能力,使它周围的土壤保持湿润,保证接地模块有效发挥导电作用;同时,接地体中导电物的导电特性不受干湿度、高低温等季节变化的影响,因此能提供稳定的接地电阻。
(3)
减少地电位反击:接地模块的非金属材料使电阻率相差巨大的金属与土壤之间形成一个变化比较平缓的低电阻区域,当大电流冲击时,可降低接地体、接地线暂态电位梯度,降低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减少发生地电位反击的概率。
(4)
使用寿命长:接地模块的主体本身是抗腐蚀材料,它的金属骨架采用的是表面经抗腐蚀处理的金属材料,因此该接地体总体抗腐蚀性能优良,使用寿命达到三十年—50年。
用量计算
根据实测的土壤电阻率,采用下式计算降阻模块的用量:
① 圆柱形,垂直埋置,单个模块的接地电阻:
② 平板型,水平埋置,单个模块的接地电阻:
③ 并联后的总接地电阻:
式中:ρ —— 埋置地层的实测土壤电阻率(Ω.m);
L —— 圆柱型模块的长度(m);
d —— 圆柱型模块的直径(m);
h —— 接地模块的埋置深度(m);
a.b —— 平板型模块的长、宽(m);
M —— 模块调整系数,平板形取0.32 、圆柱形取0.34;
n —— 接地模块个数;
K —— 模块利用系数,采用0.55-0.85(模块数量越多,K取值越小)。
工程施工工艺
接地系统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施工质量的优劣,因此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和工艺质量要求是很必要的。接地工程施工通常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 在有效长度范围内,尽可能选择在土壤电阻率小的地方埋设接地体。
(2) 接地体的埋设地点应远离热源。
(3)
接地体的埋设地点应尽量避开有强腐蚀性物质的地方。
(4)
接地体的埋设地点应尽量远离人们经常活动的地方,否则应采取措施防止跨步电压危害。
(5)
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平板型接地模块一般用于水平埋设,圆柱型模块一般用于垂直埋设,或以其他任何适合地形条件的形式埋设。
(6)
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应不小于0.8米,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宜适当深埋。
(7)
垂直接地体的埋设间距宜5米以上,水平接地体的埋设间距宜5~10米。
(8)
须采用同种耐腐蚀金属材料,以焊接方式确保接地系统埋地部分电气连接牢固可靠。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得小于扁钢宽度的两倍或圆钢直径的6倍,且应多边焊接。建议焊缝长度不小于100mm。不得有虚焊、漏焊。
(9) 须仔细清除焊渣,并在焊接部位涂覆沥青或其他防腐材料,作好防腐处理。
(10)
以原土或细粘土回填,至少应保证接地体周围有30~50cm细土,并适量洒水充分落实。
奥门新浦京8867-澳门新浦京83855com
电话:185-60621871
传真:0532-86941240
手机:13969651017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茂山路316号219室